
亲子鉴定常用样本类型介绍
- 2025-05-05
- 10
在亲子鉴定中,选择合适且规范的样本类型是保证鉴定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环节。不同场景下,根据当事人的需求与环境限制,可选用口腔拭子、血斑卡、毛发、指甲、精斑、烟蒂、牙刷、口香糖、羊水和绒毛等十种常见样本。以下每种样本均从采集步骤、保存方式、优缺点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尽解读,以助于您在申请检测前充分了解并正确采集。
采集步骤:佩戴一次性手套,使用无菌棉签在受检者双侧颊黏膜处各擦拭15次;拭子棉头自然风干后置入采样管并封签。
保存方式:常温阴凉避光可保存2周;长途邮寄建议使用保温包。
优点:无痛、便捷、操作简单;DNA含量高、污染风险低。
注意事项:采集前2小时内禁食、禁刷牙;避免漱口液或口香糖干扰。
采集步骤:指尖或耳垂消毒后刺血,将3–5滴血滴于FTA专用滤纸上,阴干30分钟。
保存方式:自然晾干后装入干燥袋,常温或4℃保存可达1个月。
优点:易于邮寄和长期保存,适合远程采样。
注意事项:勿用力挤压出血,以免淋洗细胞;保持干燥防霉。
采集步骤:剪取6–10根带完整毛囊的头发,距发根3–4cm处剪下,放入无菌纸袋。
保存方式:常温保存;避免潮湿环境导致霉变。
优点:适用于骨髓/器官移植者或无法提供血液者。
注意事项:务必带毛囊以获取核DNA;剪刀需消毒。
采集步骤:使用一次性消毒指甲钳剪取若干指甲碎片,置入无菌小管。
保存方式:常温保存,无需冷藏。
优点:非侵入式,可从不愿采血者处获取DNA。
注意事项:碎片量需足够,避免指尖皮肤细胞污染。
采集步骤:使用无菌棉签或FTA卡刮取衣物、内衣或现场遗留精斑样本。
保存方式:阴干后密封保存,4℃冷藏优先。
优点:性侵、药物测试等特殊场景下关键证据。
注意事项:样本黏性大,刮取后切勿摩擦。
采集步骤:确保使用者独自吸烟后立即收集,放纸袋或无菌管中。
保存方式:常温干燥保存,避免高温。
优点:现场侦查或隐蔽场景下获取DNA。
注意事项:识别使用者后及时取样,防止混淆。
采集步骤:使用后24小时内取牙刷头部分,以棉签擦拭并装卡。
保存方式:阴干后密封,4℃冷藏可延长保存期限。
优点:家庭场景下便捷取样,无需当面操作。
注意事项:须确认专属于被检者使用的牙刷,避免多人共用。
采集步骤:收集嚼过的口香糖,并置于干净无菌袋。
保存方式:阴干、防潮,4℃保存更佳。
优点:适合公共场所取样或被检者不知情情况下取样。
注意事项:口香糖表面需完整覆盖牙印,避免添加物干扰。
采集步骤:孕16周后,由专业医师在超声指导下穿刺采集5–10mL羊水。
保存方式:4℃短期保存,24小时内送检。
优点:可进行无创产前亲子鉴定。
注意事项:穿刺风险需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。
采集步骤:孕10–12周,通过绒毛穿刺获取绒毛组织5–10mg。
保存方式:同羊水,4℃短期保存。
优点:可提前进行产前亲子鉴定,结果提早获得。
注意事项:高风险操作,仅限资质机构执行。
通过以上十种样本类型的规范采集与保存,可覆盖绝大多数亲子鉴定场景。建议在选择机构时,确认其提供的采样包是否包含详细图文说明、一次性耗材与样本回寄信封,以确保高质量DNA样本的获取与鉴定结果的可靠性。